麻辣牛肉。新晃縣委網信辦供圖
(相關資料圖)
▲黑油茶。新晃縣委網信辦供圖
牛氣沖天。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鍋巴粉。新晃縣委網信辦供圖
坪南梯田。圖/姚竣程
湖南地圖,像個人頭像側面,新晃,就是那個鼻尖,像個楔子插入貴州。
湘西以西,湖南的西極,夜郎故地。新晃的西、南、北,三面皆被貴州環繞,名副其實的“湘黔通衢”“滇黔咽喉”。
新晃,很貴州。
對折耳根甘之如飴,對酸情有獨鐘;新晃米粉,在湖南米粉江湖里,也獨樹一幟,大米與野白蒿在一起,經過山茶油的煎烤,漿成鍋巴粉,與湖南米粉完全不一樣,妥妥的“貴州派”。
新晃,也很湘西。
隨處可見的侗寨、苗寨、鼓樓、風雨橋,幽深的夜郎大峽谷,神秘的儺戲“咚咚推”,震撼的侗族大歌,“上刀山”“下火?!薄瓱o不散發著湘西的神秘氣息。
新晃人,有湖南人的霸蠻,也有貴州人的安適,這是上天給予新晃的厚愛。
三面貴州的湘西角落
在湖南,新晃是個獨特的存在。“由芷江往晃縣,給人的印象是沿公路山頭漸低漸小,山上樹木轉增密蒙。一個初到晃縣的人,愛熱鬧必覺得太不熱鬧,愛孤僻又必覺得不夠孤僻。就地形看來,小小的紅色山頭一個接連一個,一條河水彎彎曲曲的流去,山水相互環抱,氣象格局小而美,讀過歷史的必以為傳說中的古夜郎國,一定是在這里。”多年前,沈從文從芷江進入新晃,如此描寫地理地貌的變化。
新晃地處云貴高原苗嶺余脈,雪峰山脈以西,武陵山脈以南,東連芷江侗族自治縣,南、西、北三面分別與貴州省天柱縣、三穗縣、鎮遠縣、玉屏縣及萬山區毗鄰。新晃的山地面積比相連的芷江多得多,占到84%以上,在地理上更像“地無三尺平”的貴州。新晃最具地理代表性的夜郎大峽谷,也是從貴州延伸過來。
新晃侗族語言分為南北兩部方言,北部方言區以貴州錦屏“啟蒙話”為代表,包括天柱、新晃、會同、靖州、劍河、三穗、錦屏北部;南部方言區以錦屏的“大同話”為代表,包括黎平、榕江、從江、三江、通道、融水、龍勝、鎮遠和錦屏南部。
新晃與貴州的淵源可不止鄰居那么簡單,龍溪口古鎮曾有一條貴州街,是貴州的一塊“飛地”,貴州官府在這條街上設稅官,民國時湖南晃縣行政人員包括警察都不能進入貴州街的地盤履行公職,而貴州的軍隊也只能駐扎在貴州街,即使他們手中有槍桿子,也不敢越雷池進入龍溪口半步。所以,在湖南犯事的人都躲到貴州街去。貴州街由貴州管轄了200多年,一直到1943年,新晃才用羅家寨換回了貴州街。
新晃山多地少,降雨量少。但是,這并沒有難倒勤勞的侗苗人們,他們在陡峭的山坡上開墾出梯田,成為靚麗的風景線。涼傘鎮坪南村500余畝密集的陡坡梯田,從高空俯瞰這片大地,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山頂是高聳的鼓樓和古樸的侗寨,一時間,竟讓人不知道置身湖南還是貴州。
無法開墾的山地,新晃人用來種植中草藥,如今新晃已經是有名的“黃精之鄉”,新晃龍腦樟打破了天然冰片只能依賴進口的局面。原本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龍腦樟,經過多年的推廣種植,已經有2.7萬多畝,提取的冰片晶瑩剔透,狀如梅花,1克就值十幾塊。土地,總會饋贈努力的人們。
新晃,一股“貴州味兒”
說起湖南的“吃牛肉第一名”,資深的吃貨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新晃。新晃黃牛,是南方最優良的黃牛品種之一,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在湖南,小炒黃牛肉,如果原料不是新晃黃牛肉,都算不上正宗。
但是你去了新晃就會發現,新晃人最心心念念的往往不是新晃黃牛肉,而是鍋巴粉。
鍋巴粉是湖南米粉江湖里的一朵奇葩,甚至不屑于與其他米粉爭長短。鍋巴粉以大米、糯米和綠豆為主原料,用石磨磨成汁,在柴火大鍋內烤,冷卻卷成卷,卷切成絲。食用時先在碗里抹上豬油,加上臊子、辣椒、油熗辣椒、酸蘿卜、折耳根、香菜等配料,加一勺野生樅菌油更好,然后倒入高湯。將鍋巴粉切成條,沸水下鍋煮半分鐘,撈起放入盛好湯的碗內即食。相比于其他的湖南米粉,鍋巴粉顯得粗糲,更像北方餅絲。鍋巴粉上有很多氣孔,氣孔吸入湯汁,把粉的美味推向新的高度。
新晃早餐桌上的另一個??褪恰盎覊A粑”。“灰堿粑”可以像煮面條一樣煮著吃,放上鹽、味精、肉臊子、生姜、蔥、大蒜、油辣子等,拌勻即可食用。還可以炒來吃,像炒白菜一樣炒熟后再放上生姜蔥蒜和各種調料。除了鍋巴粉和灰堿粑,新晃的米豆腐、酸蘿卜、油茶、酸魚,都是不容錯過的美食。
夜幕降臨,夜宵店鋪展開來,在新晃龍溪古鎮,一場更為硬核的美食狂歡才剛開始。
新晃曾充當中國的“退路”
公元757年冬,李白因附逆罪本該腰斬,幸得郭子儀力保流放夜郎。遺憾的是,李白還沒有到夜郎就被赦免,打道回府。李白遇上夜郎,不知道會寫出怎樣的詩句來。
新晃,作為湖南通往滇黔的必經之路,也在許多關鍵歷史時刻充當了中國的“退路”。它,目睹了許多人的彷徨和失意,也用溫暖和治愈讓他們重燃希望。
1506年,王陽明由兵部主事貶謫為貴州龍場驛丞,從江西一路西行,從新晃進入貴州。3年后,王陽明從貴州進入新晃,重新走上歷史舞臺,彼時的王陽明,已經“龍場悟道”,豁然開朗。
1937年12月中旬,林徽因和梁思成帶著全家,來到新晃,準備從這里前往云南。彼時的新晃,已經人滿為患,聚集了逃難的人們。龍溪口經營的綢緞、布匹、花紗、百貨、糧食、油鹽、南雜、醫藥、文具、金號、牙行、筵旅等行業商店就已發展到420余戶。林徽因和梁思成到達新晃時,天色已晚,林徽因肺病發作,高燒40℃,他們甚至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好在一群年輕的飛行員接納了他們,并且建立了深厚友誼,他們在新晃待了半個月,這座小城,一定如寒夜里的火光,溫暖過他們無助的心吧。
幾個月以后,西南聯大的湘黔滇旅行團進入新晃。旅行團從長沙出發,新晃是他們三千里旅程的1/3處。年輕的學子們給這座壓抑的小城帶來了一抹亮色。同行的老師有聞一多、曾昭掄、李繼侗、袁復禮、毛應斗、吳征鎰、黃鈺生、郭海峰、李嘉言、許維遹。
新晃老城區對岸的那片沙灘,就是當年旅行團師生舉行篝火晚會的地方。篝火旁,他們跳起侗族舞蹈,唱起《五月的鮮花》《新編九一八小調》《畢業歌》《犧牲已到最后關頭》,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壯心情,又是怎樣的豪邁。
新晃,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新的日光,新的希望,總給人溫暖和光明。
湖南最“好斗”的縣
2023年夏,中國的流量明星,無疑是“貴州村超”。以足球為名的民間狂歡,融入了豐富多彩的貴州鄉土文化和民族特色。
同樣是侗族為主的新晃,也鐘愛比賽。新晃人“好斗”,斗牛、斗雞、斗畫眉……
新晃的許多村寨,每逢重要節日總要舉行一場斗牛比賽(當地俗稱“牛打架”)才算完整。斗牛之牛,在牛界的地位相當高。耕地、拉車、推磨的活都不干,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養身體,在斗牛場中一展風采。斗牛賽制也是相當科學,先進行淘汰賽,決賽是單循環賽,最后勝出者為年度牛王。斗牛比賽時,成千上萬的觀眾把內場圍得嚴嚴實實,內場中央,兩頭牛眼紅耳豎,夾尾低頭,四角相架,以撞、掛、頂、抽、落頭等“招式”奮力爭斗,打得難分難解。直到一方戰敗,落荒逃走,勝利者昂頭吼叫,場中立刻敲響標志勝利的牛皮大鼓。獲勝的牛王,身價也水漲船高,據說可以達到兩三萬。
除了斗牛,斗畫眉也曾經是新晃的重要的體育娛樂活動。
新晃被稱作“中國畫眉鳥之鄉”,出產的畫眉毛色純正,體格健壯。特別是魚市鎮華南村,是優質畫眉著名產地,很多能鳴善斗的畫眉都出自于此。
新晃民間以前有趕坳斗畫眉的習俗,除了初一、十五民間自發的斗鳥活動,每逢三月三、端午、縣慶日,協會都會組織大型斗鳥比賽。跟斗牛比賽一樣,獲勝的畫眉鳥也會身價暴漲。
新晃,湖南的“西極”,這樣的地方,注定會有很多故事發生,充滿想象,它的未來值得期待。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