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熱點 > 正文
新發現 泥河灣遺址群考古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4-12-23 15:58:40 來源:河北日報

泥河灣遺址群考古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廟莊遺址首次發現東亞舊石器時代“熱處理石料”窯爐

12月22日,泥河灣2024年考古發掘項目論證驗收會在河北省泥河灣研究中心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2024年,在新廟莊遺址5號地點揭露出一個罕見的“楔形細石核技術石器初級加工場”,為桑干河北岸虎頭梁遺址群尋找到石器原料來源。其中,密集的石制品間保存完整的“熱處理石料”窯爐是在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中首次發現,生動呈現出距今1.8萬至1.5萬年前東方人類石器制造場景。

新廟莊遺址位于泥河灣盆地中部南側深山中。1986年發掘發現3000余件石制品,石器的第二步加工修理非常精致,有學者認為具有莫斯特技術風格。

2022年以來發掘1至5號地點,確認六期遺存。2024年發掘的5號地點屬于第六期,包含4至6三個自然層位。其中第6層的碳十四、光釋光測年距今1.8萬至1.5萬年。該遺址揭露多層古人類活動面,發現7萬余件石制品。該地點與舊新石器過渡時期的虎頭梁遺址群隔桑干河而望,在石器技術上呈現出一致性,為探索華北舊新石器過渡時期古人類石料采集、加工、運輸提供了重要資料。

5號地點底部古人類活動面發現罕見的“熱處理石料”窯爐,呈橢圓形,由幾塊礫石圍繞砌成,石圈內有灰燼、紅燒土等,推測為通過加熱來改變火山角礫巖的性質,使之能夠壓制剝離細石葉。這是在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首次發現此類遺跡。該遺址還發現鴕鳥蛋皮類串珠裝飾品100余件,是華北舊石器遺址中出土裝飾品數量最多的。

新廟莊遺址文化層序豐富、地層序列清晰,已確認距今12萬至9萬年、9.5萬至8.1萬年、7.5萬至6.3萬年、4.5萬至4.2萬年、4萬至2.5萬年、1.8萬至1.5萬年六個不同階段的遺存,包含石片、陡刃修理石片石器、石葉、細石葉、楔形細石核細石葉等多種石器技術類型,涵蓋了華北地區所有石器技術類型,發現華北地區最早的石葉、最早階段的細石葉技術,揭示了石葉到細石葉技術發展成熟的過程,各種技術間繼承發展關系明顯,構建起華北地區晚更新世以來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

新廟莊遺址是泥河灣盆地一個特殊的地貌類型,其所處的時間段正是現代人演化并在全球范圍擴張的關鍵節點。目前,該遺址石葉、細石葉技術呈現出本土石器技術逐漸演變的跡象,對于研究石葉技術起源、細石葉技術來源等國際學術問題意義重大,對探索東亞地區現代人的起源模式價值非凡。(記者龔正龍)

關鍵詞: 泥河灣遺址群考古 突破性進展 新廟莊遺址 泥河灣盆地中部南側深山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