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熱點 > 正文
打呼嚕就是睡得香?可能是疾病悄悄找上門了:天天資訊
2023-03-21 14:52:46 來源:南國早報客戶端

編者按:


【資料圖】

打呼嚕和睡覺是一對親密伙伴。人們常用“倒頭便睡,鼾聲如雷”來形容一個人睡得香,但是,“鼾聲如雷”非但不是睡眠質量高的體現,反而是疾病悄悄找上門的先兆。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讓我們一起關注睡覺打呼嚕的人。

打呼嚕成為新型“社交癌”“夫妻癌”,出差時,遇到打呼嚕的同事徹夜難眠;再恩愛的夫妻,在震天響的呼嚕聲中,也從“共枕眠”到“分房睡”;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小朋友不知何時成了“呼嚕娃”。專家提醒,打呼嚕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絕不是正常現象。

變胖后

當眾“環繞立體聲”打呼

前不久,從事咨詢服務行業的95后市民張先生又一次因為打呼嚕經歷了一次“社死”。他跟同事乘坐中巴車前往外地的路上,因為太累睡著了,呼嚕聲在車內呈“環繞立體聲”播放。

“我以前不打呼嚕,參加工作之后,壓力比較大,再加上生活作息不太規律,一年就胖了30斤,從一個清瘦小伙變成圓潤小胖。”張先生說,發胖后才發現自己開始打呼嚕。他還曾用App監測呼嚕聲,最高可達60分貝,像一臺轟隆作響的洗衣機。“現在跟我出差同住一屋的同事,都要備好隔音耳塞。”張先生無奈表示,自己曾想過減肥來緩解打呼嚕,但收效甚微。

“肥胖的人更容易打呼嚕。”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唐海娟介紹,過多的脂肪組織在頸部周圍聚集,壓迫氣道,限制空氣的流通,從而導致打鼾,尤其是睡著之后肌肉松弛,氣道更容易受到壓迫而塌陷。一些肥胖者在經過治療干預后,隨著體重的減輕,打鼾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部分肥胖的人可能還會有舌肥大的情況,睡覺時舌后墜會引起咽腔狹窄,出現呼吸不暢,導致打呼嚕。

“呼嚕娃”被嘲笑

檢查后發現大問題

很多人認為睡覺打呼嚕是許多成人才有的情況,但現在卻出現越來越多的“呼嚕娃”。家長們往往會認為是小孩睡得香,其實孩子睡覺打呼嚕,可能是患病的征兆。

市民覃女士的兒子今年12歲,去年開始不愿意去午托班了,因為他午睡時打呼聲太大,被小伙伴嘲笑。考慮到孩子的面子問題,覃女士帶他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查出腺樣體肥大。醫生告訴她,打呼嚕只是表象,腺樣體肥大才是真正的根源,該病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睡眠中缺氧,導致白天精神不集中、學習成績下滑,長此以往,孩子的面容也會往丑的方向發展。

目前,覃女士正考慮讓兒子通過手術方式解決腺樣體肥大的問題。

所有的打呼都是病嗎?

隨著醫學界對睡眠的認識和研究越來越深,一些結論開始顛覆固有觀念,顛覆性最大的就是打呼。那么,所有的打呼都是病嗎?

自治區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主任、廣西睡眠呼吸疾病診療中心主任趙明明介紹,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打鼾,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但絕不是正常現象,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有可能發生。它是一種病理性的改變,時間長了會對身體健康有不小的危害。

打鼾的原因有很多,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但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是因為氣道阻塞,氣體無法通過氣道,在堵塞的地方發生振動而產生的。輕的氣道堵塞可以導致打呼嚕,而嚴重的則會導致呼吸暫停甚至窒息。

生理性的打鼾一般只在過于疲勞、醉酒、睡姿不正確、枕頭過高或過低等情況下才會出現,影響因素消除后癥狀會自行消失,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病理性打鼾是由于疾病因素造成上呼吸道結構異常,使氣道塌陷或咽喉通道狹窄,呼吸受限、阻力變大,從而出現打呼嚕的現象,會導致包括夜間睡眠缺氧、睡眠呼吸暫停、繼發性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心梗、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后續問題。

知多點

這幾類人更容易打呼嚕:

1.肥胖的人;

2.飲酒的人;

3.吸煙的人;

4.年長的人,咽喉肌肉松弛,氣道更容易出現狹窄,因此更易打呼;

5.患有鼻竇炎或鼻息肉的人;

6.患有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的兒童。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