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要聞 > 正文
南京:六合再添“國字號”殊榮 打造科技創新“示范區”
2022-07-08 08:09:10 來源:南京日報

六合再添“國字號”殊榮!前不久,科技部正式公布2021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六合高新區棠邑科技企業孵化器榜上有名,成功躋身“國家隊”。這是六合高新區自成立以來,自主創立培育建設的第一家國家級專業類科技企業孵化器。近年來,六合高新區厚植創新生態,讓創新的“種子”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截至目前,已有22家企業從此孵化畢業,9家成長為高企;在孵企業51家、新型研發機構14家,創新動能持續澎湃。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近年來,六合區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實體經濟、以產業做強夯實創新基礎,不斷積蓄產業創新力量、增強轉型發展動能,發揮園區科技創新引領、創新資源集聚的功能,全力培育科技企業、構建創新矩陣。六合高新區以“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產業園”全鏈條式孵化服務體系為抓手,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做優企業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務,打造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服務上門,傾心為企排憂解難

日前,南京梵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原來,專注于供應鏈SAAS系統搭建、數字化商品和快速消費品線上運營的梵鼎科技,于2019年落戶六合高新區,通過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市場開拓,迅速駛入發展“快車道”,2020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在六合高新區的悉心呵護下,公司業績迎來爆發式增長,服務客戶超過1200萬人次,商品交易總額超過10億元,開票收入超過4億元,今年1-6月已實現銷售額2.15億元。然而,由于開票金額較大,公司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因被懷疑虛開發票導致開票系統被鎖。

公司發展勢頭突飛猛進,一旦發票開不出來,勢必影響正常運營。正當公司負責人汪靜茹愁眉不展時,企業“服務專員”、高新區經濟發展部部長厲飛登門服務。了解相關情況后,他及時對接邀請相關部門現場查看企業經營情況、消除疑惑。最終,梵鼎科技開票系統重新被“激活”。“有高新區‘背書’,有‘服務專員’貼心服務,我們做大做強的信心更足了。”汪靜茹表示,將進一步聚焦數字化商品供應、數字化營銷服務、技術開發服務主營業務,力爭今年經營業績再創新高。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園區人人都是“服務專員”,包干聯系、服務上門、幫辦代辦,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陪伴成長,助力企業乘風破浪

眼下,南京融眾環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的市重大科技成果——污水廠剩余污泥制備生物肥料技術,順利進入中試階段,離推向市場只差“臨門一腳”。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徐德福等研究院的“大咖”正加緊攻關。

公司辦公室主任許有仁介紹,該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標準,成功落地轉化后,可從污水廠污泥中分解出優質生物肥料——鳥糞石,剩余的污泥可通過添加粘合劑制成磚塊,用于市政綠化建設,將助力污水處理廠降本增效,市場前景廣闊,有望成公司為繼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后下一個“拳頭產品”。

作為首批入駐高新區的企業,2018年以來,融眾環境已成功孵化12家企業,2021年總營收約1億元。“高新區的陪伴成長,是公司發展壯大的第一動力。”許有仁頗有感觸地說,從掛牌成立第一天起,高新區就給予辦公場地等支持。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高新區積極宣傳政策、提前輔導,截至目前已累計幫助爭取各類獎補資金超1300萬元,2020年研究院獲得市級新研機構績效考核二等獎。

政策“紅利”釋放人才“活力”。目前,公司擁有專利42項,打造的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因體積不足同類產品的50%、占地少,且可埋入地下、更美觀,備受歡迎,在六合鄉村廣泛應用;通過基于物聯網技術打造的云組態平臺,當污水管網出現泄漏等突發狀況,傳感裝置及時感知、精準定位,工作人員處理起來有的放矢……創新引領,融眾環境“乘風破浪”。

搭建平臺,加速成果落地轉化

當前,在高新區中試基地,由南京博嶺節能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人才團隊成員——東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余冉主持的新型綠色污泥脫水法試驗,正有序推進中。“生物菌種投放后,能‘吃’掉污水廠污泥細胞壁中的水,相比傳統的脫水方式,脫水率至少可提高10%。”公司相關負責人孫余鵬介紹,不久的將來,這一新技術將從高新區走向全國市場。

事實上,博嶺環保研發的空腔型流速傳感器就是在此中試成功,然后安裝在大唐集團等多處發電廠的煙囪上,實現了氮氧化物、煙塵、二氧化硫的連續測量,為發電廠達標排放提供數據支撐,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缺乏中試基地,曾是擋在博嶺環保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的一道“關口”。高新區獲悉后,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逐一破解難題,助力企業盡早投產。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高新區贏得了“信任票”。兩年多來,博嶺環保先后集聚了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英國薩里大學等10余所海內外知名高校的16位專家,圍繞工業節能與污染控制領域共性技術難題及行業瓶頸問題“開方抓藥”,助力區域創新發展。

為企業發展搭平臺,高新區正加快建設智能環保裝備產業先導區,加大載體硬件升級力度。園區與南京合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建成全區首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南京合高環保裝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開放,目前已累計服務超200家企事業單位,完成水、土、氣等環境檢測600余項,有力推動全區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高新區依托棠邑工坊、棠邑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科技城、環保科技城等載體,正在加快構建全鏈條創新孵化體系。六合高新區主要負責人表示,在六合科技創新港建設大力推進進程中,園區正全力構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社會服務、人才引育于一體的創新空間,打造布局優化、項目集聚、產業升級、保障精準的發展空間,持續激發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以高水平的創新生態厚植高質量的創新沃土。(六高軒)

關鍵詞: 科技創新 南京六合高新區 線上運營 經營業績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