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圖片新聞 > 正文
共話文旅經濟新發展 同繪暑期消費新圖景
2023-07-07 09:14:23 來源:海口網

潮平岸闊風正舉,奮楫揚帆啟新程。

圖為2023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新華網發

7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華網承辦的2023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在遼寧省大連市成功舉辦。活動集中展示暑期文旅發展的創新方式、新興業態和獨特場景,為文旅經濟提升注入強勁動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凝聚跨越山海的力量,奔向心弦共振的追求。這場盛會以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激發市場消費潛力為目標,同頻奏響文旅經濟新樂章,聚力探索暑期消費的無限可能。

精準施策,激發暑期文旅消費“新動能”

驕陽似火,熱情熾烈。全國多地持續高溫,但卻無法阻擋人們出行的腳步。在北京,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涌入頤和園、故宮等熱門景點;在西安,兵馬俑、陜西歷史博物館等景區一票難求;在重慶,夜晚的洪崖洞燈光璀璨、游人如織……容光煥發的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在黃金暑期積蓄著旺盛的消費潛力。

5月1日傍晚,廣西柳州市窯埠古鎮景區游人如織(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持續革新,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促進文旅消費 共享美好生活”2023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圍繞五一、中秋、十一、元旦等傳統節日、法定假日和暑期等旅游旺季,貫穿全年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線下線上相結合的系列促消費活動。通過本次促進活動,文旅部將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市場“新動能”,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加快市場的回升步伐。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成效顯著,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假日市場平穩有序,對于助力國內經濟向好向穩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月22日晚,游人乘坐漢江游輪欣賞湖北襄陽古城夜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楊東 攝)

綠樹濃蔭夏日長,恰是出游好時節。暑期歷來是旅游旺季,暑期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也是全年消費促進活動的重頭戲,文旅消費的本質是精神消費,消費的過程就是充電的過程,讓文旅消費綻放思想之光,提高精神文化審美,促進精神文明進步。圍繞促進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文旅部將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惠民措施和消費活動,著力豐富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內容,加大消費惠民力度,創新消費產品供給,營造良好消費環境。讓出行安心、購物放心、娛樂開心、觀演潤心、服務暖心,成為每一個消費場景的靚麗風景,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消費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費生態,讓近悅遠來、主客共享成為每一次消費體驗的嶄新風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搶抓文旅“暑期檔”消費熱潮,文旅部高站位謀篇布局,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出臺和措施落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畫卷正徐徐鋪展。

跨越山海,奔赴熱愛。2023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的啟動,將進一步活躍暑期文化和旅游經濟,在人間煙火氣中增添更多“文化味”,積極推動文化與旅游消費邁上新臺階,助力全國文旅產業持續向好向上提升。

多措并舉,把握文旅產業繁榮“新風口”

如何提升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百舸爭流,千帆競逐。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紛紛推出支持政策和措施,發揮各自優勢資源,積極融入文旅消費環境,把握暑期文旅經濟蓬勃發展的“新風口”,實現市場繁榮和自身發展的互利共贏。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聯合中國銀聯舉辦“百城百區”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專項對接等相關配套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暑期文旅經濟的蓬勃發展。該計劃旨在通過金融支持,加大對文化和旅游消費行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力,優化消費環境,增強群眾獲得感,共促文旅市場繁榮。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分別發布暑期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信用卡消費金融優勢,打造大型主題營銷活動,開展文旅專題促銷,在消費券發放、優化消費環境、打造城市品牌等方面貢獻力量,多措并舉激活文旅消費,助力經濟恢復向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暑期文旅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帶動消費市場重回升級發展道路。

中國東方航空發布多項優惠措施,持續打造商旅運輸產品,加大國內和國際航線重點旅游區域的運力投放和新開、加快“空鐵聯運”網絡建設,以豐富的暑期文化和旅游產品、服務供給,助力消費復蘇,促進文旅消費循環。

圖為萍鄉煙花表演現場。 新華網發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以眾多精品演藝項目為暑期文旅經濟串起顆顆明珠。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全國票務信息采集平臺監測,截至6月30日,全國各主要票務平臺在售的7月1日至8月31日暑期演出項目總計超過8000個,在售演出場次3.7萬場。演唱會、音樂節、沉浸式演藝等演出形式,不僅豐富了大眾文化娛樂選擇,也為相關行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為廣大暑期出行游客提供品類豐富、品質優良的文化演藝新體驗。

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全力做好“暑期文旅消費”文章,已成為文旅行業各界普遍共識。隨著各地越來越重視文旅經濟以及相關支持政策的出臺,文旅市場將繼續迎來蓬勃發展,商、文、旅、體等服務業融合不斷加速,為市場主體注入強勁活力。

多措并舉護航“文旅經濟”,讓市民盡享“煙火氣”。各行各業聚合優質資源,打通產業上下游全鏈條,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共同推動市場繁榮增長,為暑期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掌燈護航”。

擦亮品牌,點燃文旅消費發展“新引擎”

從“山野露營”到“圍爐煮茶”,從“創意市集”到“沉浸式文旅”,周末觀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成為文旅新風尚……“詩”與“遠方”的聯結,品牌產品與消費場景不斷翻新、迭代、升級,文旅市場的新增長點正在逐漸形成——“吸睛”又“吸金”。

文旅部發布20個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示范案例。 新華網發  搶抓新機遇,創意新玩法,增添新活力。在2023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主場活動中,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發布《夜游錦江》《長安十二時辰》等20個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示范案例,涵蓋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覽展示、沉浸式街區/主題娛樂等領域,用沉浸式的表達,充分發掘文化旅游資源,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呈現新風貌,塑造文旅“金字招牌”。

圖為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 新華網發

從這些成功案例中不難看出,在文旅經濟蓬勃興起的背后,關鍵的驅動力是文化品牌IP的賦能。通過深挖文化內涵,講好故事,讓文旅品牌煥發無盡活力。緊抓機遇、順勢而為,將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優勢,實現文旅經濟持續繁榮,引領新一波文旅消費火熱升溫。

讓文化和旅游同頻共振,讓流量觸達商業發展的各個維度,這種融合延展了消費的時空,拓寬了消費的邊界,成為打造旅游名片和走紅全網的熱門策略。文旅消費正保持不斷向好態勢,通過增加業態創新供給,實施更加準確的品牌營銷和個性化的文旅品牌建設,利用本土特色與傳統文化的魅力、自然風光的美麗、人間煙火的感染力打造溫暖人心的文旅內核,持續提升服務水平,為消費者提供內涵豐富、品質一流、引人入勝的全新體驗。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共話新趨勢,于文旅經濟中尋無限可能,同享煙火氣,于文旅經濟中見氣象萬千。新天地,新作為,借暑期之東風,昂首駛向新藍海,文旅發展將廣闊無邊,潛力無限。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