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疫情初期爆火的社區團購最近似乎不太順。就在近期,有爆料稱美團優選已開始裁員,其中,代理側、直代側都有大幅裁員,研發崗尚不清晰。另外,美團優選事業部負責人陳亮已脫離業務一線,把重心放在組織建設和戰略研究上。
實際上,早在2021年甚至更早,社區團購就已現疲態。在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之下,老牌玩家同城生活優勢不再,于2021年7月6日宣布破產;同年7月底,武漢食享會被曝出拖欠工資、未結清供應商貨款,總部卻人去樓空;年前,十薈團被爆持續裁員,全公司已從巔峰時期的上萬人規模縮減至不足1000人,從香餑餑到斷臂求生,其高光時刻只維持了不足兩年;近期,滴滴出行旗下的橙心優選則在經歷戰略調整全面收縮、試水新模式后仍迎來了App入口下架、成立不足1年的深圳公司注銷的結局。
快速沒落的背后
從資本寵兒到哀嚎遍野,快速倒下的社區團購們背后是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視流量、補貼大戰為快速通道的野蠻生長。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就指出,隨著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賽道已經成為了“天價燒錢”的資本游戲,不是十幾億幾十億元,而是百億級別。但快速擴張后社區團購也逐漸暴露出短板,以美團優選為例,其目前的困境就與它燒錢換規模、虧損換流量有關。在大量補貼和產品低價優勢外,美團優選并沒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平臺缺乏“造血”能力。
“后期美團優選已經意識到擴張速度過快導致后勁不足,面對巨頭擠壓,加之自身入不敷出,已經落于下風。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優選斷尾求生也在意料之中。”莫岱青說。
除了資本入局后的蠻橫擴張方式,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認為,供應鏈能力弱、存售后服務差、虛假促銷等問題都在制約著社區團購的長期發展。
同樣以美團優選為例,鮑躍忠認為,其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供應鏈體系的搭建,在這個弱項牽制下,其整個運營模式都處于虧損狀態。對于社區團購而言,缺乏供應鏈能力和用戶運營能力,想憑借單純做社區團購這種單一的商業模式“跑通”是很難的。
供應鏈一直是社區團購企業的必爭之地。在美團優選的三級倉網結構中,其中心倉大多是采用租賃自營的形式,由供應鏈物流服務商提供運輸服務。而就在近期,有業內人士實名爆料稱,美團優選寧夏、上海等地區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商因違規存放白酒、食用油等丙一類產品,被消防相關部門責令要求整改;其在倉庫內違規搭建的冷棚也被責令拆除。
此外,在服務能力等方面,美團優選也缺乏競爭力。據國內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數據,2021年用戶投訴美團優選等平臺,集中反映退貨退款問題、商品質量、訂單問題、虛假促銷、售后服務差、網絡欺詐等問題。
結束野蠻生長
莫岱青認為,2020年,大量資本涌入社區團購市場,利用資金、流量、數據等優勢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在迅速擴張、“跑馬圈地”、搶占市場的同時也形成了無序競爭。這種行為破壞了市場價格秩序,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給線下社區經濟造成沖擊,損害了守法合規經營的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利益,長遠上也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莫岱青表示,社區團購的野蠻生長時期已經過去。同程生活倒閉似乎引發了“多米諾效應”,食享會接著倒閉,十薈團陷入裁員欠債風波,興盛優選也備受壓力。目前社群團購主要的玩家背后都是拼多多、京東、阿里、美團、滴滴等電商巨頭,但美團優選與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這對“難兄難弟”已現頹勢。未來社區團購市場將被阿里、拼多多、京東等巨頭所瓜分,創業公司的生存空間大大縮減。現在,社區團購已開始進入沉淀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認為,如今社區團購已經全面進入巨頭時代后,拼價格、拼團長返傭成了常態,短期內誰也無法實現正向收益,而用戶端的服務創新、體驗創新陷入停滯,整個行業內耗嚴重。
“兩極分化將是社區團購的未來走向。多多買菜等巨頭擁有資本、流量優勢,互聯網思維和打法較為突出,犧牲利潤繼續在全國范圍內做大規模;腰部及以下的團購平臺會專注于自己原有的優勢區域,完善冷鏈物流,確保產品新鮮;豐富菜品種類,提供一站式的購買服務。”莊帥說。
莫岱青認為,各大互聯網平臺和企業應結合自身流量優勢,進行更多技術創新,在產品服務方面提升自己,讓社區團購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記者 劉旭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