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聚焦 > 正文
女子早起突然右邊臉不能動 谷醫堂胡耀飛中醫內外施治有高招
2024-02-04 18:15:31 來源:今日熱點網

2024年1月16日下午,一個阿姨走進谷醫堂中醫館問:“聽說你們谷醫堂的針灸挺好的,我10多天前的一個早上起床后,突然右邊臉和嘴巴都動不了,趕緊去了醫院,住了一個星期醫院,但是現在嘴巴還嚴重向左邊歪,吃米飯的時候感覺米飯夾在牙側面,想問一下你們能治療嗎”?工作人員將阿姨帶到了胡耀飛醫師這里,經過胡醫師的望聞問切之后,接下了阿姨的治療。

胡耀飛醫師表示“ 初診見患者鼻唇溝,嘴角向左側歪,鼓嘴巴不漏氣,兩側眼睛流淚,右側抬眉受限,同時患有鼻炎,舌苔白膩,脈濡細,正處于面癱恢復期,西醫俗稱面神經麻痹,吊線風,歪嘴巴等。

中醫理論,病機多為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氣不固,風邪侵襲經絡,經筋功能失調引起。經過診察,結合該患者表現以及舌脈表現,辨證該患者為周圍型面癱,寒濕痹阻型,重點需要補氣養血,通絡祛風,散寒祛濕。”胡醫師說道。

胡耀飛醫師針灸+中藥 內外施治

1)針灸外治:

胡耀飛醫生強調,中醫針灸對于面癱有獨到的優勢,根據患者的情況,配穴為人中,夾承漿為主穴,調動任督二脈氣血,右側下關,地倉為臣穴,協助糾正口?的重要穴位,雙側陽白為膽經和陽維脈交會穴,再配患側膽經瞳子髎,患側膀胱經攢竹為佐,同取近治作用。對于治療抬眉受限,流眼淚癥狀,胡醫師說:“雙側胃經四白調動陽明經氣血,大迎(健側)為了配合患側通陽明經的作用,迎香所在,主治所及,可治鼻炎、口?,面口合谷收,故合谷為治療面癱必選的主位,由于患者寒濕內盛,氣血虛弱,再配足三里,陰陵泉為使,補氣健脾祛濕。”

經過第一次針灸之后,當事人阿姨表示,眼睛流淚以明顯有了好轉,在針灸3天之后眼睛流淚已好,抬眉已好。但在吃飯時患側牙和頰部仍有夾米飯的現象,刷牙受限,去陽白、四白加頰車,又繼續針灸2天,吃飯夾米飯現象消失,白天鼻唇溝基本變直,晨起之后偶爾又有反復,于是胡醫師去陰陵泉換為豐隆,鞏固3天,累計治療10次已基本痊愈。

2)中藥方內服:

為了幫助患者盡快恢復,除了針灸,胡醫師還用中藥方為其補氣養血,通絡祛痰。考慮到已經到了相對穩定期,則同面癱剛開始用藥,風邪初中經絡的大秦艽湯完全不同,他選用補血活血的四物湯加牽正散,此二方合一,功效共進,補血活血,祛風通絡,再重用黃芪補氣以生血,再加蒼術、膽南星,防風這三味中藥,以燥濕搜祛經絡之痰,服用1周穩固療效。

據之后患者回訪情況來看,面部“小中風”癥狀已痊愈,胡耀飛醫生耐心交代患者需要注意保暖,注意飲食營養搭配。

胡耀飛醫師講述,中藥治療面癱,一定要注重內臟正氣調養,扶正與祛邪并進,才會收效較快,正氣太虛的話,是不利于康復的,另外針灸也要辨證治療,胡耀飛醫生將面癱分為5個步驟,對于表現比較嚴重的,分別從閉眼,抬眉,祛風,正嘴,補養正氣五個步驟進行針灸,比如閉眼抬眉針灸3-4次好轉之后,開始更換穴位,治療口?,逐步進行,以避免針刺較多,傷及正氣,同時也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感,避免耐針性,《類經圖翼》曰:“口眼?斜,凡口?向右者,是左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陷中二七壯;向左者,是右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陷中二七壯,炷如麥粒。”所以在針灸的過程中,如果配合艾灸,面部按摩等其他中醫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楊燦)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