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聚焦 > 正文
中國創新藥企下一個熱捧“風口”來襲,“藥械合一”全產業鏈布局成關鍵
2023-11-24 09:48:10 來源:今日熱點網

數據顯示,2017年-2021年,中國放射性顯像診斷和治療用藥物市場規模已經從22億元增至30億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260億元。有分析人士指出,核藥賽道或將成為中國創新藥企下一個熱捧的“風口”。

放射性藥物又被稱為“核藥”,是指含放射性核素、供醫學診斷和治療的一種特殊藥物。當前國內核藥研發企業超過50家,如中國同輻、遠大醫藥、東誠藥業、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院、廣東瑞迪奧、蘇州智核生物醫藥等,覆蓋放射性元素18F、177Lu、99mTc、68Ga、89Zr、131I等。同時,恒瑞醫藥、藥明博銳、云南白藥、先通醫藥等多家傳統藥企也紛紛入局。如恒瑞醫藥今年以來在在核藥領域已有镥[177Lu]氧奧曲肽注射液、鎵[68Ga]伊索曲肽注射液、HRS-4357注射液、HRS-9815注射液等4款產品獲批臨床。

核藥賽道逐漸成為行業熱捧的“風口”。同時,分析人士也指出,核藥和顯像設備密不可分,藥物創新同時也可以帶動設備創新,從而實現核藥更精準的施用和判斷,實現醫療場景的持續優化,這也意味著,加強“藥械合一”全產業鏈布局成為關鍵。

據悉,在“藥械合一”戰略上,百洋醫藥積極布局。百洋充分發揮自身創新孵化的優勢,進行全產業鏈布局。落實到具體的動作上,百洋醫藥與手握國內頭個核醫學1類創新藥99mTc-3PRGD2的瑞迪奧簽署商業化合作協議。瑞迪奧將手中包括99mTc-3PRGD2在內、自主研發的一系列放射性藥品及影像設備產品交由百洋醫藥在中國大陸地區做獨家商業化運營權益。此外,百洋醫藥母公司百洋醫藥集團作為瑞迪奧的戰略投資方,還與瑞迪奧攜手進行了“藥械合一”全產業鏈規劃:除核藥外,雙方在核醫學分子探針及高靈敏度核醫學SPECT/CT研發制造領域聯手展開布局,實現了核藥研發與設備生產的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與PET影像技術相比,SPECT設備在我國的普及率更高,SPECT藥物制備更簡單、臨床檢測費用也更親民,大約是PET影像檢測費用的1/10(PET/CT單次檢測價格在8000到1萬元),有望讓更多群眾受益。

業內表示,99mTc-3PRGD2的出現,不僅打破了SPECT影像技術不能用于腫瘤診斷、分期、療效監測的技術現狀和常規認知;其作為一種全身廣譜腫瘤顯像劑,除了肺癌外,在乳腺癌、食道癌、甲狀腺癌、黑色素瘤等癌種均有應用潛力。

在政策支持下,核藥及設備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張。有數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核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62億元;而PET/CT和SPECT/CT未來10年裝機量將持續增長,年增速將達到 12%。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審評審批流程不斷優化,臨床應用范圍持續擴大,核藥診療一體化持續推進,并將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