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知名婚戀品牌世紀佳緣發布《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戀愛力大作戰”》,對80后-00后非婚青年的“戀愛力”進行了數據解析,客觀全面地反映了當今年輕人的戀愛現狀和思想動態。
所謂“戀愛力”,是指會談戀愛的能力,一種在親密關系發展的各個方面都能靈活處理的能力。包含“相信愛”“挖掘愛”“找到愛”和“經營愛”四個主要維度。據此次調查顯示,非婚青年戀愛力整體不高(滿分100),男性戀愛力平均得分69.2,女性為68。同時,近8成的非婚青年表示,會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戀愛能力。
仍然相信愛情,但擇偶以“我”為主
當代年輕人還相信愛情嗎?調查中,有61%的非婚青年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其中年齡越小的受訪者相信愛情的占比越高。相比單身群體,戀愛群體中相信愛情的人數更多,其中男性比例接近8成。
值得注意的是,情感經歷越豐富,男女想法差異越大。男性隨情感經歷增多,相信愛情的占比逐漸上升;而談過5次及以上戀愛的女性,相信愛情的占比卻大幅降低,遠低于有過5段以下戀愛的女性。
越相信愛情,對愛情的期待就越多,在挖掘戀愛對象時的要求就越高。調查顯示,超過95%的非婚青年都對自己理想的另一半有所要求和規劃,其中4成以上都有著清晰的要求,女性有清晰要求的占比略高于男性。
在被問到如何確定對伴侶的要求和規劃時,58%的非婚男女表示,契合自我人生規劃是自己挖掘理想愛情時的重要考量標準。其中,高學歷受訪者占比明顯更高,碩士及以上學歷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贊同比例分別達到66%和74%。
盡管對美好愛情有所期許,但對理想伴侶的要求和規劃是圍繞著自己的人生規劃來進行的,無疑增加了非婚人群挖掘愛情、找到愛情的難度。
理想型不好找,經營愛情有難度
調查顯示,非婚男女找到愛的能力普遍較低。49%的非婚青年表示自己很難開啟一段戀愛,其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但戀愛經驗在這里成為加分項,情感經歷越豐富的非婚青年,認為開啟一段戀愛難度大的占比越低。
進入戀愛不易,找到自己的理想型就更難。76%的男性和82%的女性均表示,前任里很少有自己的理想型,只有2成左右的非婚青年認為自己總能找到理想型。
在這2成“幸運兒”中,男性認為自己總是能找到理想型的占比高出女性6個百分點。隨著年齡降低,非婚男女認為自己總能找到理想型的占比呈明顯上升趨勢,且男性的上升幅度遠高于女性。
找到愛是建立親密關系的第一步,如何維系好這段感情,考驗的是雙方經營愛的能力。調查顯示,超過8成的非婚青年認為,經營和維護愛情存在一定的難度,超過4成受訪者表示“難度大”。
經營親密關系免不了處理各種矛盾,44%的男性和28%的女性認為自己的矛盾處理能力強,男性針對這一問題總體表現得更自信。此外,在共情/換位思考以及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愛意方面,男性也普遍認為自己做得更好。
婚戀服務升級,提升用戶“戀愛力”
綜合相信愛、挖掘愛、找到愛、經營愛這4個維度進行評判,調查給出結論:當代非婚青年戀愛力整體及格,但得分并不高:男性戀愛力為69.2分,女性略低于男性,為68分。另外,戀愛次數越多并不代表戀愛力越高,男性和女性在戀愛這件事上面臨的難題也有顯著差異。
面對戀愛力不高的現實,81%的男性和75%的女性均表示,會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戀愛能力。在被問到希望通過什么方式提升戀愛能力時,男性認為多社交、多戀愛更有效,女性則認為提升自己才是王道,有近7成的女性表示要提升自信以及自己的情緒價值。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婚戀市場,提高戀愛力是非婚男女的迫切需求,也是婚戀交友行業未來主攻的業務方向。“年輕人進入婚戀市場,不再是簡單地介紹對象。”正如世紀佳緣總裁莊海所言,婚戀交友平臺正在從以往單一的相親匹配業務逐步升級,開始為用戶提升戀愛能力提供全面支持。
作為國內婚戀行業的頭部品牌,世紀佳緣始終深耕愛情關系,為廣大用戶提供愛情連接、維系、見證的服務。未來,世紀佳緣將進一步優化婚戀資源匹配,進一步擴大用戶服務場景,增加情感咨詢、戀愛技巧培訓、個人提升培訓、線下社交活動等,以全生命周期的婚戀服務,幫助非婚青年提升“戀愛力”,進而為廣大用戶創造幸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