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資訊頻道 > 國內 > 正文
【楚天評】東湖評論:感悟端午文化 厚植家國情懷 當前快播
2023-06-27 05:47:37 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


【資料圖】

“五色新絲纏角粽”,“碧艾香蒲處處忙”。 每到端午時節,人們又蒸起了粽子,插上了艾葉,斟上了雄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被賦予靈性和藥性。在端午節的知識體系中,以飲食為中心和藥物為中心的一系列節俗活動,本質上是人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人們在端午節的活動謙卑而又謹慎,通過一系列的飲食制作和藥物采集,讓自然草木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最終滿足人們驅邪避禍、祈福禳災的精神需求。

端午文化所表現出的人對自然的敬畏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正是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的核心要義,唯有從端午文化中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智慧,為長江大保護,扛起宜昌擔當,作出宜昌貢獻,才能讓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煥發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和當代價值,這是過端午節更好、更有價值的方式。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提到端午節,就會想到20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一束照亮歷史隧道的光,他的感人事跡千古流芳,家國情懷萬世傳頌。“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在千年歷史長河中,屈原的愛國情懷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共鳴和高度認同,從而成為每到這個節日時,中華兒女格外鮮明的精神豐碑和文化烙印。

濃厚的家國情懷,鑄就了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傳承家國情懷,也是感悟端午文化內涵的深層意義所在。在華夏兒女的精神譜系里,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正是基于這一道德自覺,傳承家國情懷始終是端午節的主旋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宜昌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是“中國端午節”聯合申遺三省四地城市之一,是文化部批準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永久舉辦地,傳承好、發揚好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厚植家國情懷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宜昌端午比年大,一個端午三次過”,端午節這一天,在感受端午民俗之美、傳統之美、自然之美、城市之美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中獲得精神滋養,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奮進合力,用實際行動傳承家國情懷,讓世界聽見宜昌、看見宜昌、愛上宜昌。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王慧茹(宜昌夷陵)

責編:丁楚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