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熱點 > 正文
合理用糖、人臉信息……廣西代表委員聚焦民生
2022-03-10 09:52:02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劉冬蓮 郭燕群

化學甜味劑有濫用之嫌、人臉數據存在泄露風險、教師隊伍面臨大量缺口……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就社會民生領域存在的問題建言獻策,不少建議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提倡合理用糖,防止甜味劑濫用

[現狀]

“低糖生活”是不少人的新追求。由于公眾對糖類缺乏專業的認知,部分商家借“減糖”之風,大量使用高倍化學合成的甜味劑,且很多產品都沒有標識代糖的種類、含量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建議]

廣西大學教授、蔗糖產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陳保善代表介紹,目前我國高倍化學合成甜味劑的使用規模,相當于替代了食用糖560萬噸,合成甜味劑有濫用趨勢。比如,市面上某款標識為“無糖口香糖”的產品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有17種,其中甜味劑就多達8種,包括高倍合成甜味劑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陳保善認為,食糖作為具有明確營養的功能糖,不應該被“妖魔化”。吃糖是否健康,關鍵在于量。為此,他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細化“減糖”指導意見,提倡科學合理用糖,重塑食糖正常的消費環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醫學和營養學專家對化學合成甜味劑,特別是對多種代糖甜味劑同時混和添加后形成的“復合代糖甜味劑”的使用安全性,進行長期跟蹤研究和評估。

他建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含代糖食品的成分標注監督,要求企業如實列出食品中全部原輔料成分和含量,包括代糖甜味劑的含量及可能產生的潛在副作用。下一頁

關鍵詞: 化學合成 創新中心 建言獻策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